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脏腑惊证之一,详脏腑惊证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山柰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原始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卷一。即至宝丹,见该条。
即《蒙医本草图鉴》,详见该条。
病证名,见《银海精微》,又名小嘴赤脉附睛障。本症外眦赤脉增多,横过白睛,可侵向黑睛,痒痛无时。古人认为小眦赤脉属心之虚火或三焦壅热,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。参见赤脉传睛条。
病名。又名痛痹、骨痹。《灵枢·贼风》:“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,藏于血脉之中,……腠理闭而不通,其开而遇风寒,则血气凝结,与故邪相袭,则为寒痹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寒痹者,四肢挛痛,关节浮肿。”《症因
①即尿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水下留(流)于膀胱,则为溺与气。”详尿条。②沉溺的意思,如沉于水而死亡的称溺毙。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
小便的别称,详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