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辨证录》卷十三瘰疬门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旧病名。是生于肘膝部的一种疮疡,溃后有数孔,状似人面,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:“此证生于两膝之上,形如人面。然膝者筋之府,屈伸不能,而行则偻俯,筋将惫矣,此系皮肉坚硬之所,且生疽毒则里先溃后烂,皮
即控涎丹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圣济经解义》10卷,已佚。
即疫疠之气。见疠、戾气各条。
见邵氏医书三种条。
病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七:“若脓从大便出者为直肠痈。”相当于盆腔脓肿等病。
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亦名阳汗。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即进针。《难经·七十难》:“初下针沉之,至肝肾之部,得气引持之。”见进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