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俗称琉璃胎。指孕至五、六个月,胎体渐长,由于脾肾阳虚,运化输布失职,以致水湿泛溢,流于四末。症见两足浮肿,遍及下肢,渐至周身,头面俱肿,小便短少。脾虚者,兼见倦怠无力,脘腹胀闷,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。详久咳条。
病名。即夹食伤寒。见该条。
①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马兰之别名。②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野菊之别名。③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榼藤子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隧的支别络脉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去爪者,刺关节肢络也。”
又称补中益气。用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证。是补气的基本方法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营卫之源,健脾即能加强其化源,达到补气目的。常用四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等。
【介绍】:见李菩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