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。首载《千金要方》。旧说精神疾患是由鬼神作祟所致,治疗穴位均冠“鬼”字为名。其数十三,故称十三鬼穴。十三鬼穴,古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,今多指人中(鬼宫)、少商(
见证治百问条。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九方。茴香、藿香、丁香皮、熟地黄、肉桂(去粗皮)各一两半,炙甘草、山药、当归、白术、白芷各八两,藁本、炮姜、川芎、黄芪各二两,木香一两,陈皮(去白)四两,白芍药十两。为细末,每服
养生类著作。2卷。清·罗福至撰。本书在继承《内经》养生学说的基础上,博采诸家之长,结合自己实践经验,将养生理论、有效方药及气功导引融为一体,形成综合性的摄生保健学说。其理论简洁精当,其方药冲和有效,其
古病名。亦称肾中风。泛指风邪入中于肾发生的症候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肾脏中风诸方》:“夫肾气虚弱,风邪所侵,则踞而腰疼,不得俯仰,或则冷痹,或则偏枯,两耳虚鸣,语声浑浊,面多浮肿,骨节痠疼,志意沉昏,喜恐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山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駉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梁希曾《疬科全书》。瘰疬的一种证型。其症颈项颏下、耳之前后,结核垒块,连珠疬串,不痛,或破微痛皮赤,溃烂久不收口。结核坚实不痛者,应舒筋养血,解郁化坚,用四逆散加昆布、海藻、玄参之类;结
书名。陈伯坛撰。18卷,又“卷之首”2卷。初版于1929年。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,此编对《伤寒论》的原文注释能阐发经义,并批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。“卷之首”谈《内经》及《伤寒论》读法,颇多新的体会
病名。又叫横痃。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近之生于小腹之下,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,又名外疝是也。”见横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