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藏结

藏结

证名。亦作脏结。①指阳气虚衰,阴浊凝结,状如结胸的病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何谓藏结?答曰:如结胸状,饮食如故,时时下利寸脉浮,关脉小细沉紧,名曰藏结。舌上白胎滑者,难治。”“藏结无阳证,不往来寒热(一云寒而不热),其人反静,舌上胎滑者,不可攻也。”成无己注:“结胸者,邪结在胸;藏结者,邪结在藏。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。……与阴相结者,为藏结,以阴受之则入五藏故尔。”治用理中汤四逆汤等方。②指胁下素有积聚痞块,并连在脐旁,痛引少腹的病症。或谓疝气亦属此类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胁下素有痞,连在脐旁,痛引少腹入阴筋者,此名藏结。”《伤寒来苏集·陷胸汤证》:“少腹者,厥阴之部,两阴交尽之处;阴筋者,宗筋也。今人多有阴筋上冲小腹而痛死者,名曰疝气,即是此类。”③指脏气不平,阴阳关格所致的便秘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秘结证治》:“……或藏气不平,阴阳关格,亦使人大便不通,名曰藏结。”参见便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刮痧

    推拿方法。又作括沙。用边缘光滑的瓷器或硬币,沾取植物油或温水刮颈项、肩胛、背部或肋间等处,自上而下,由内向外反复数次,到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。常用于感冒、中暑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昏头胀、胸闷、腹痛、腹泻、食

  • 耳挖草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解围元薮

    麻风专著。4卷。明·沈之问辑于1550年。内容有麻风病(风癞)的病因、三十六风、十四癞及其与经络的关系、治疗方剂249首等。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病的辨症和治疗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四叶黄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大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脏真

    五脏的真气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藏真散于肝,肝藏筋膜之气也……。”

  • 真虚假实证

    证名。指正气极虚之时,反见实证的假象。如内脏气血不足,运化无力,而出现腹满、腹胀、腹痛、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至虚之病,反见盛势。……如病起七情,或饥饱劳倦,或酒色所伤,或先天

  • 小腿腓肠肌部。俗称小腿肚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,起于大趾之端,……上腨内。”

  • 鼻疳蚀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疳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疕(bǐ 比)

    病名。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,营卫失调;或营血不足,运行不畅,瘀于肌表,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。多发于四肢伸侧,次为头皮及躯干,常对称发

  • 鸡痫

    六畜痫之一。即鸡癫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鸡痫之为病,摇头反折,喜惊自摇。灸足诸阳各三壮。”参见六畜间、鸡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