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薛古愚

薛古愚

【介绍】:

宋代人。著《女科万金方》1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死舌痈

    病名。清·金德鉴《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久积热毒于心而起。舌肿舌白,如木舌相似,但木舌小硬,此肿而白……,肿甚刺金津玉液,出血……。日久脓成,左右挑放舌出黑血,刺治不转色,舌卷不能言,并舌硬者死。”

  • 擀杖花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郑纪元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宏纲条。

  • 全幼心鉴

    儿科著作。4卷。明·寇平撰。刊于1468年。卷1总论儿科医生之守则,服药须知,小儿的生理、血气、禀赋、保育、调理以及面部与手部望诊等;卷2论小儿脉法、初生儿的护理及常见病;卷3~4分论小儿诸病(以内科

  • 毛刺

    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毛刺者,刺浮痹皮肤也。”是指浅刺皮肤治疗肤表痹症的方法,现在常用的皮肤针刺法,即属此。以其病处浮浅,针刺浅及皮毛,故名。

  • 蛇体

    病名。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博物汇编·艺术典》医部汇考卷四百五十七。即蛇身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寿星柑根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金橘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左阴疮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生于左颊车之下,内热外寒,皮色不变,身发寒热,肿大如鳗鲤瘟……右阴疮生于右颊车下,亦系阴疮,说与前症(指阴疮)相同,治法亦同。”治宜解毒消肿。用普济消毒饮、六味汤等加减。

  • 产后忿怒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王实颖《广嗣五种备要》。多因产后失血,肝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所致。症见胸膈不舒,多怒等。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。若轻产重气,偏用香附、乌药、枳壳之类,则元气反损,满闷益增。

  • 十三丁

    丁通疔。即一曰麻子丁、二曰石丁、三曰雄丁、四曰雌丁、五曰火丁、六曰烂丁、七曰三十六丁、八曰蛇眼丁、九曰盐肤丁、十曰水洗丁、十一曰刀镰丁、十二曰浮沤丁、十三曰牛拘丁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此十三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