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萝丝子

萝丝子
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丹增彭措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药学家。全名帝玛尔·丹增彭措。“帝玛尔”为寺院名(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附近)。丹增彭措曾在该寺获“格西”学位(相当今日之博士学位)。出身于世医家庭,父亲多吉扎喜亦是著名藏医学

  • 杨维桢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李调条。

  • 妊娠口干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女科指要》。指孕后脾肾两虚,清阳下陷,以致津液不能上承,口干不渴。治宜健脾生津。方用七味白术散。

  • 香柴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岗松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莝(cuò 挫)

    本指铡碎的草,喻体内的水液废物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去宛陈莝。”

  • 十水

    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。历代说法不一:①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》:“水有十名,一曰青水,二曰赤水,三曰黄水,四曰白水,五曰黑水,六曰玄水,七曰风水,八曰石水,九曰里水,十曰气水。”②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

  • 救急选方

    方书。日本丹波元简辑。1卷。刊于1801年。取张仲景以降历代医籍及日本方书危证门中之方法简捷、仓促易办者,汇辑成帙,以为救卒拯急之用。分30门,每方注明出处。现存1810年聿修堂刻本、《皇汉医学丛书》

  • 郁火恶寒

    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郁火恶寒,有素病虚热,忽觉恶寒,须臾战栗,如丧神守,此火郁清道,抑遏阳气于脾土,不得外越,故手足厥冷,乃火极似水,热极反兼水化,自觉其寒非真寒也。外症口苦、溺赤、

  • 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

    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。

  • 小舌

    出《喉科秘旨》卷下。即悬壅垂之俗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