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舌纵

舌纵

病证名。系指舌本伸长,收缩无力。《灵枢·寒热病篇》:“舌纵涎下,烦悗,取足少阴。”因心火炽盛者,症见舌吐出口外而不收,肿胀多涎,脉多洪数。治宜泻热解毒,清火涤痰,用黄连温胆汤三黄凉膈散等加减。热病伤阴余邪未尽者,症见舌出而色绛起裂纹,口中少津,脉多细数。治宜养阴清热,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等加减。胃气虚寒者,舌伸长吐出口外,收缩无力,口吐清涎,四肢逆冷脉象沉伏。治宜温胃散寒,用桂附理中汤加减。肾阴亏虚致舌纵者,症见舌伸出口外而兼腰膝痠软,盗汗等。治宜滋阴补肾,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。参见阳强舌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温除热

    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的方法。如气虚发热,症见身热有汗、渴欲热饮、少气懒言,舌嫩色淡,脉虚大者,用补中益气汤。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,症见肌热面赤、烦渴欲饮,舌淡红,脉洪大而虚,用当归补血汤。

  • 石灰草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身痒

    证名。指身上皮肤不适,非搔不快的感觉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多由邪郁肌表不能透达、血虚风燥等所致。可见于热病汗不得出、疮疥、瘾疹等疾患。

  • 丁甘仁

    【介绍】:见丁泽周条。

  • 泥鳅疔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鳅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疗条。

  • 马疔

    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五:“起堆核数枚,但小些为马疔,又名马铃。用紫金钟、紫金皮、紫河车、天南星磨醋煖涂,又用紫金皮、紫金藤、红内消、马蹄香、马蹄藤煎酒服。”

  • 中搭手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龙疽、青龙疽。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盲穴(第四、五胸椎棘突间,脊柱旁开三寸)处,手由中部搭着者。证治同有头疽。

  • 血沫痧

    痧证之一。指患痧面有口吐血沫者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血沫痧,胀闷废食,两胁疼甚,口出淡血沫,如西瓜瓤,用熏陆香为君,佐以寄奴、茜草之类,治之即愈。”

  • 胆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
  • 红茨藤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小金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