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又名手丫支、手背丫、手丫毒、丫痈、鸦叉、手丫疔、丫指毒。包括了手背丫及掌心丫。即五指丫处、结毒焮肿,除虎口外,皆同手丫发。证治同手发背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阴经之阴络。名关蛰。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,即长虫、赤虫、蛲虫。见蛔虫病、蛲虫病、姜片虫病条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又名白睛飞血,俗称铺红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:“飞血者,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。由肝藏气虚,为风热所乘,致血飘溢,散络白睛,势若飞驰,故谓之飞血。治法宜镇肝气,平心火
即红中黑斑舌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阳桃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九。证治同金创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睥急紧小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