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自衄

自衄

病证名。又名红汗。指急性热病在高热无汗的情况下,未发汗而忽然鼻衄不止,衄后反热退身凉,起到了汗出而解的同样作用,故称自衄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脉浮紧,发热身无汗,自衄者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面姑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续本事方

    见本事方续集条。

  • 白骨藤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光剥舌

    舌苔突然消失,如剥脱样的舌象。多属胃阴枯竭、胃气大伤的证候。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,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。舌前半部剥苔,是表邪虽减,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;舌心剥苔是阴虚、血虚或胃气受伤。《辨舌指南》:

  • 牡荆实

    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牡荆子,详该条。

  • 脱荣

    病证名。见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。指妊娠坠胎后,阴血暴下不止,出现面黄,唇白,虚极欲脱,谓之脱荣。治宜补气回阳,方用独参汤或参附汤。

  • 翟煦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刘翰条。

  • 医砭

    见慎疾刍言条。

  • 地茄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地菍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童男

    未成年的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