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阴茎包皮感染湿热毒邪,以致局部焮赤肿痛成疮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阴肿,下焦热,热气冲阴,阴头忽肿合,不得小便,乃至生疮。”此症暑天较多,婴幼儿包皮内积垢未除者,每易致之。治宜清热利尿,用导
同收涩。详该条。
见陆氏三世医验条。
经穴别名。即气海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肓之原,出于脖胦。”
五实之一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大小便闭塞不通。参见五实条。
又名玉衔。婴儿娩出后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小儿初生,先以棉裹指,拭儿口中舌上青泥恶血,此谓之玉衡。”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天葵,详该条。
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五音之一。脾音宫,其音沉宏雄壮,大而和缓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号乐天。福建邵武县人。擅长儿科,尤精于麻痘。嘉庆年间(1796~1820年)曾在广东学人痘接种术,后在福建推广种痘术。晚年著有《保赤指南车》一书,对儿科杂证,尤其是麻痘有较详尽的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