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脾善

脾善

外科五善之一。口唇滋润,衾帏气香(指无臭气),饮食如常,脓黄肥厚者为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箭风痛

    病名。见《春脚集》。俗称鬼箭打。指痛风一类的疾患。由于气血不足,外感风邪,壅郁脉络所致。症见头项、肩背、手足、腰、筋骨疼痛等。治用白薇煎(东白薇二钱、泽兰叶三钱、穿山甲片一钱,炒黄、研,用好酒煎服)。

  • 握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用一手或两手握持治疗部位,一松一握,反复进行。多用于四肢部。

  • 即孙络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络之别者为孙。”详孙络条。

  • 悬旗风

    病名。系指发生在悬壅垂上的血泡。见《喉科指掌》卷三。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,形似黄豆或桂圆核,红若樱桃,脉来洪数。此由胃火郁盛而发。治宜清热解毒。方宜加味黄连解毒汤、加味甘桔汤等。外吹朱黄散或冰射散等。即

  • 草乌喙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竹节香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巾针

    出《灵枢·九针论》。镵针的前身,古时缝纫之针。《针灸甲乙经》称布针。

  • 头风散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。即头风摩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白尖黄根舌

    舌尖白苔,舌根黄苔的舌象。为表里同病,里证多于表证之候。可先解表而后攻里,亦可表里同治(见《伤寒金镜录》)。

  • 黑燥厚苔边红舌

    中心黑厚燥苔,舌边红色。为脾胃热极,热盛津枯之候。急用三黄白虎汤或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生津,大便秘结者,宜承气汤下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气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可因肺虚邪气壅塞所致。如肺虚而阴冷之邪上攻于肺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六:“肺主于气,若肺虚,则风寒入于经络,而成咳嗽也。此皆由脏腑不调,阴阳否塞,阳气外虚,阴气内积,邪冷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