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:“剪口疮又名夹口疮,脾热者多患此。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,久而不愈。”治宜清热解毒。可选用清胃散、凉膈散等加减。参见口吻疮条。
见顾膺陀《妇科集·调经类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麻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阴寒偏盛。阴盛则阳衰,往往出现厥逆、痰饮、水气等内寒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盛则内寒。”
病名。即被滚水、热油所烫或火烧灼肢体致伤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四。详烧伤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射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铁筷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中医》(5):31,1960。为甜瓜茎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白术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肉桂、丁香、木通、白蔻仁。水煎服。治水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