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输穴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桑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即水翁花,详该条。
隋唐时期医官职称。置尚药局中,掌管分疗众疾的医事,共设4名,官阶正八品下。其助手为佐,10人,官阶正九品下。
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洪炜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太子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方。生附子、滑石各五钱,瞿麦、木通、半夏各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加生姜七片、灯心三十茎、蜜半匙,水煎服。治冷淋,小便淋漓涩痛,憎寒凛凛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直立位。单手掌心向上作前平举,再翻掌向下作肩关节后伸运动,两手交替进行;然后两手钩掌,提至胸前,手背相对,指尖朝下,贴胸下坠至少腹后,分向两侧,重复数次;
即腹满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一:“腹满者,俗谓之肚胀是也。”详腹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