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医心方》。即阴道穹窿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七方。又名血竭膏。锦纹大黄四两(一方加香附)。酒浸焙干为末,醋熬膏成丸,鸡子大,每服一丸,睡前温酒化下。治妇人干血气,月经闭止。
病名。即经行风疹块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邪伏于内,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。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二:“中而即病者,名曰伤寒;不即病者,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”②指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暑病源流》:
病证名。指月经色淡,质稀如水。由气血俱虚所致。治宜补气养血。方用黄芪、人参、甘草、肉桂、当归、川芎、香附。或用四物汤加人参、黄芪、香附;腹痛加阿胶、艾叶、延胡索;虚甚者,加生姜、附子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参见金疮肿科条、十三科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即肛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