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失和降
即胃气不降。详该条。
即胃气不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查万合条。
即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。其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项背及下肢抵达足部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足之三阳,从头走足。”
参见痘疹定论条。
类中风病因之一。因忧虑过度,肝脾郁结,使气机逆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槲寄生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出《嘉话录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药按条。
【生卒】:1878~1938【介绍】:云南江川人。彝族。少时从草药医姚连钧学习,随师遍涉江湖,行医施药,耳濡目染,渐明医道,曾研制成伤科“白药”,疗效甚佳。1925年改名百宝丹,行销日广,为军阀敲榨威
病名。①指三阴疟。《类证治裁·阴疟》:“疟邪伏于募原,浅者客三阳经,深者入三阴经,……以伏邪深入三阴,故名阴疟也。”②泛指在里、在阴、在脏之疟。见《医学入门·疟》。参见阳疟条。
病证名。疼,义同痛。见头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