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土贝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幼科铁镜》卷二方。羌活、前胡、半夏、陈皮、柴胡、赤芍药、茯苓、川芎、枳壳、厚朴、桔梗、苍术、升麻、葛根、藿香、独活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时毒烧热,或肿颈,或肿腮,或身有肿毒;或头疮愈后,毒气归内,而致气
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。阳亢则热,热极则生火。有阳气上逆的特点。参见肝火条。
即药罐法。见《外科正宗》。参见药罐法、水罐法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足阳明之经,胃之脉也。其直者,以缺盆下于乳。因劳动则足腠理虚,受风邪,入于荣卫,荣卫否涩,气血不流,热结于乳,故令乳肿。其结肿不散。则成痈。”实为乳痈的早期症状。
臀部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感于寒,则病人关节禁固,腰脽痛。”
病名。见《时疫白喉捷要》。即缠喉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疟疾之一。《普济方·诸疟门》:“邪在少阳经谓之风热疟,治多和之。”参见足少阳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