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李熙和条。
即心血虚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即尾骶骨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脑户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咳则两胁痛,甚则不可以转动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肝咳之状,咳则两胁下痛,甚则不可以转,转则两胠下满。”治用小柴胡汤、泻青各半汤、枳壳煮散加减。参肝经咳嗽条。②十咳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咳嗽诸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疠风毒邪内盛所致。其症形如蟋蟀在人体内钻啮百节,诸窍皆欲出血,日久额烂鼻朽,口唇毁裂,牙齿脱落,瘫痪难动。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。
【生卒】:1737~?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宣治,号橡村。安徽歙县人。少时弃科举,喜好医术,先后从程嘉予等名医学医,博览医书,长于儿科,尤长于痘疹,在当地闻名,人称“橡村先生”。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,采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山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,即产后恶血入心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