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因中指生疔,连及旁指而得名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疝。详该条。
即蔽心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文江人。撰有《医方大成》等书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落弓痧》:“倏忽昏迷不醒,或痰喘不已,眼目上吊,形如小儿落弓之症。此暗痧难识,必须审脉辨症,的是痧毒,看其身体凉热,唇舌润燥如何,然后治之。”宜大黄丸;如痧气未尽,宜救苦丹加银花
养生书。南宋·周守忠编。2卷。内容大多根据西晋、南北朝和隋唐诸书,记述有关养生的经验传说,饮食起居的宜忌等。现有明寿养丛书本和明胡氏文会堂本。
病名。①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以发其汗,令阳微,膈气虚,脉乃数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故也。脉弦者虚也。胃气无余,朝食暮吐,变为胃反。
会阴部。位于前后阴之间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