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慈幼新书条。
骨名。又名合骨。出《灵枢·本输)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即胫骨下端向内的骨突。见踝骨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眼科秘笈》。即聚开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尾、川芎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黄连、黄芩、栀子、石膏、连翘、防风、荆芥、薄荷、羌活、蔓荆子、菊花、白蒺藜、草决明、桔梗、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水煎,食后服。治风热犯目,赤肿疼痛
即戾气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胞虚如球、悬球。多由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,虚火壅于气分所致。症见胞睑浮肿,虚起如球,无赤痛,喜按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谓目睥浮肿如球也。以两手掌擦热拭之,少平,顷复如故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木芙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