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发颐。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变蒸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殷矩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闷通“闭”。详淋闭条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二十九号升象方。苏木二两,白蒺藜、红花、玄胡索、桃仁各一两,独活三钱,五灵脂七钱,降香、姜黄、赤芍药各六钱,大黄五钱,乌药、三棱、莪术、陈皮、青皮、皂角刺、香附(酒炒)各四钱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。即吹口丹,见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蒲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正骨疗法由来已久。宋代设疮肿兼折疡科,正骨属折疡范畴。元代始用正骨科,作为十三科之一。明代改为接骨科,但其治疗范围未变。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的学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