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缺盆疽

缺盆疽
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儿黄病

    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夫小儿黄病者,是热入于脾胃,热气蕴结,与谷气相搏,蒸发于外,故皮肤悉黄,眼赤黄也。脾与胃合,俱象于土,候于肌肉,其色黄,故脾胃内热,即蒸发于外,令肌肤黄也。”《幼幼集成》谓小儿

  • 小活络片

    即活络丹制成片剂,治症同。见活络丹条。

  • 上杼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大椎。见该条。

  • 角药

    见《重楼玉鑰》卷上。即辛乌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火府

    指小肠。心为火脏,小肠与心相表里,故称小肠为“火府”。

  • 形脏

    出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。①指藏有形之物的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四个腑(《素问灵枢集注》)。②指头角、耳目、口齿、胸中四处(《黄帝内经素问》王冰注)。

  • 杜荍(qiáo 乔)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编集《附益产育宝庆集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沈长庚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沈应善条。

  • 麻木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。麻,非痛非痒,肌肉内如有虫行,按之不止,搔之愈甚;木,不痛不痒,按之不知,掐之不觉,如木厚之感。由气血俱虚,经脉失于营养;或气血凝滞;或寒湿痰瘀留于脉络所致。治疗总以补

  • 光珀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琥珀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