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治》。又作虚痨。包括气血、脏腑等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某些具传染性、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(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)。后世多将前者称为虚损,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(
见清·刘斋甫《妇科三字经》。即正产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四满。见该条。
泛指胸腹腔中的五脏六腑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视其外应,以知其内藏,则知所病矣。”
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。②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射干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乌脚枪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五:“此症因脾肺受寒,其色不红,若用寒冻之剂,七日之内必成脓。”系指患喉痈之色淡白者。身发寒热,六脉俱紧。治宜温散寒邪。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或针刺少商、商阳两手四穴出血。
即白金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势危急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子之病革矣。”郑玄注:“革,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