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部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柱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为釜脐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消瘦干燥之意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皮肉宛膲而弱也。”
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遗毒。见该条。
见《甘泉县志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此症生在帝中两边,靠于上腭左右俱有。皆红肿不能吞咽,甚至肿出舌上来,连舌亦痛。用刀之法,宜靠肿处将刀轻轻刺破,切不可深。”
是荞的异体字。详参荞麦条。
指膀胱。州都为河流口岸之处,膀胱能贮尿排尿,故名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”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柳絮,详该条。
舌中见白苔,边见微黄苔的舌象。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,可兼见腹痛、泄泻或下痢,治宜清热燥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