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寿棠
【介绍】:
见石芾南条。
【介绍】:
见石芾南条。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即《黄色比吉经函》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湖北人。李时珍的弟子,年幼时跟从李时珍一起编写《本草纲目》,查阅了古代的许多本草书籍,并且亲自查看实物,得到李时珍的传授,但不肯轻易为人治病,老年时方应诊,治疗常
出《串雅内编》。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。串药多泻。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,用黑牵牛末为丸,陈皮、生姜煎汤送下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蜡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上眼睑。见目弦条。
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丹毒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多食膏粱厚味,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。热熏于肺为上消,症见烦渴引饮,用清肺饮。热积于胃为中消,症见烦热多食,食下则饥,口臭,用清胃汤加干葛。热流于下为下消,症见小便频数,如膏
即膈。《伤科补要》:“膈者,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,俗名罗膈。”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