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指人的五脏虚、天气虚及感受虚邪更伤正气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人之五脏,一脏不足,又会天虚,感邪之至也,……因而三虚。”②指辨证的三类虚证。《难经·四十八难》:“人有三虚三实。”三虚指:濡为脉虚;
见藏府标本药式条。
练功方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上身不动,两手自胸前向内上外下方翻转,左起右落,相继而行。适用于治疗肩肘腕部疾患。
见风门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黄蓬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泛指穴位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。”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又称腹鸣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《内经》肠鸣有五。一曰脾虚。经云,脾虚则腹满肠鸣,飧泄,食不化。枳实理中汤加木香。二曰中气不足,肠为之苦鸣。六君子汤加木香。三曰邪在大
指小便浑浊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科》。即便浊。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汇》。为狗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