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盆肠生

盆肠生

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指脱骱

    病名。即指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因跌扑、扭打所致。局部疼痛、肿胀、明显凸出畸形,活动受限。宜手法拔出捏正以复其位,并予固定。可选服复元活血汤、七厘散、云南白药等,外敷梔乳散;肿消痛减后,以海桐皮汤

  • 风心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。指风邪入肝乘心,或风冷入乘心络而致使心痛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风因肝邪乘心,痛则两胁引小腹阴股。桂枝汤加附子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心病源流》:“其痛分九种。……曰风,因

  • 胃之五窍

    出《灵枢·胀论》。与胃相通的五个出入口:咽门、贲门、幽门、阑门及魄门。《类经》十六卷:“胃之五窍,为闾里门户者,非言胃有五窍,正以上自胃脘,下至小肠、大肠、皆属于胃,故曰闾里门户。如咽门、贲门、幽门、

  • 夹缚

    正骨固定方法。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:“凡夹缚,用杉木皮数片,周回夹紧缚,留开皆一缝,夹缚必三度,缚必要紧。”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。

  • 触恶

    病名。霍乱的俗称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一称:“霍乱之病,挥霍变乱,起于仓卒,与中恶相似,俗呼为触恶。”详见霍乱条。

  • 膈下

    膈,指膈膜,为分开胸腹之筋膜。膈下指膈膜以下的部位,即上腹部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,膈膜以上,心肺咽喉,左右气门,其余之物,皆在膈膜以下。……立膈下逐瘀汤,治肚腹血瘀之症。”

  • 淋沥

    证名。①淋病主症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诸淋候》:“肾虚则小便数,膀胱热则水下涩,数而且涩,则淋沥不宣,故谓之为淋。”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五:“淋淋沥沥,点滴而出,或涩而疼,一日数十次或百次,俗名淋病者是也。

  • 经间出血

    病证名。即经间期出血。详该条。

  • 证道秘书

    气功学丛书。清·济一子(傅金铨)编辑。本书汇集以内丹为主的气功学专著十种,其中傅氏自撰者有:《拓溪录》、《赤水吟》、《天仙正理读法点睛》、《道海津梁》、《丹经示读》;编集他人著作有:《外金丹》、《内金

  • 白滑苔黑心舌

    苔白滑,中心黑苔的舌象。其证有寒有热:白滑苔,刮之可净,为真寒假热;若刮之不净,舌粗涩干燥,为里实热证,或为表邪入里之候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