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痨瘵咳嗽

痨瘵咳嗽

病证名。指痨瘵病的咳嗽。见《不居集·痨瘵咳嗽》。《明医杂著·劳瘵》:“睡中盗汗,午后发热,哈哈咳嗽,倦怠无力,饮食少进,甚则痰涎带血,咯吐出血,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,脉沉数,肌肉消瘦,此名痨瘵。”《寿世保元·劳瘵》:“夫阴虚火动,劳瘵之疾,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。……盖肾水一虚,则相火旺动,相火上炎,则克肺金,肺受火邪所克,所以为咳,为嗽,为热、为痰,为喘息、为盗汗,为吐血,为衄血,为便血尿血,为四肢倦怠,为五心烦热,为咽干声哑,为耳鸣眼花,为遗精便浊,为虫胀肿满,为一应难状之症。治者宜滋肾水、养心血,扶元气,健脾胃,以培其本,降相火,清湿热,化痰涎,润肺金,以治其标。宜以清离滋坎汤、补中益气汤、河车地黄汤太平丸瑞莲丸宁嗽膏白雪膏之类,宜对症选用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痨瘵》以劫劳散治心肾俱虚劳嗽阿胶丸治劳嗽并嗽血唾血。亦可用痨嗽方。参见咳嗽、痨瘵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阳明标本

    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阳明之本,在厉兑;标在人迎颊下,上挟颃颡也。”颃颡,指喉头及咽峡部。

  • 榼子藤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即榼藤,详该条。

  • 薏苡附子散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薏苡仁十五两,炮附子十枚。为末,每服一方寸匕,日三次。治寒湿而致的胸痹,平时痛缓,发时痛急。

  • 疏肝理气

    即疏肝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通挟、夹。即傍近或侧边,指某一部位的左右两边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侠胃脘内痈。”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又刺项已下侠脊者,必已。”

  • 王旭高临证医案

    书名。4卷,分26门。清·王泰林撰,方耕霞整理。刊于1898年。本书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等各科病症,以内科杂病为主。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,可以前后推究,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。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,每门后又

  • 高梅孤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武条。

  • 牛李根

    出《传信适用方》。为鼠李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虚劳小建中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小建中汤,见该条。

  • 无心草

    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为木贼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