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阴茎挺长不收,或肿胀而痿之证。见《医学纲目·肝胆部》。又称茎纵。多由肝经湿热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前阴后阴病源流》:“阴纵,亦名阴挺。由前阴受热,则玉茎挺长不收,或肿胀而痿,或与股相磨难行,甚
见《诗经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红炉点雪条。
指颜面气色晦暗,滞着垢腻。为湿气痰浊蒙罩之象。可见于暑湿、湿温、痰饮等病。
补法之一。亦称益气。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。人身五脏六腑之气,为肺所主,而来自中焦脾胃水谷的精气,由上焦开发,输布全身,所以气虚多责之肺、脾二脏。气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、声低懒言、呼吸少气、面色白、自汗怕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热厥证的一种征象。指邪热越深入,四肢厥冷的症状越深,皆因阳气被遏,邪气内闭所致。属真热假寒证。
新生儿时期邪毒入血引起的病症。由于新生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,对疾病的抵抗力薄弱,产生抗体的机能不完善,皮肤粘膜柔嫩,容易破坏而致细菌邪毒入侵,入侵后也不易局限和消灭,因而发生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