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王洪绪

王洪绪

【介绍】:

王惟德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色以润泽为本

    诊法。出《望诊遵经》。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。人体内在气血盛衰,可外现于面部色泽,尽管病色各有不同,总以明润光泽,预后较好;枯晦不泽,预后较差。

  • 推疣法

    外治法的一种。见《中医外科学》。适用于高出皮面,损害较少的寻常疣及丝状疣。用棉花棒或刮匙(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)使其紧贴疣的根部,与皮肤成30°角,然后向前推之(用力不可过猛,如疣体表面角化过度,则在局

  • 肉淋

    即膏淋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淋而有肥状似膏,故谓之膏淋,亦曰肉淋。”详膏淋条。

  • 风科

    医学分科的一种。宋代始设风科,元代医学分十三科,风科是其中之一,专门诊治各种风病,实际上是大方脉(内科)的一个分支。宋、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,因而独立设科。

  •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

    书名。22卷。清·魏荔彤释义。成书于1720年。魏氏注解《金匮要略》,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,颇多个人发挥。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,分析较详。但在释义中,间或杂有附会、不经之论。

  • 肉积

    九积之一。指食肉过多而成积滞者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肉积,瘤核疠,腻粉,白丁香,砭刺出血,甚则硇砂、信石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食肉过多成积,腹多膨胀,泄泻疼痛也。宜楂肉、阿魏、硇

  • 悬疔

    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治喉秘法:“蒂丁肿,后号悬疔。”又云:“心火上冲蒂丁,卒然紫肿,吞吐不利。”即悬雍垂肿痛。

  • 医理真传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郑寿全撰于1869年。作者认为在诊病中“识阴阳”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。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,探求病因,并据证立法用方。卷1医理总论;卷2~4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、阴虚症和一些杂病

  • 范思明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祖父范防御以小儿医闻名。思明继承家学,长于小儿癍疹。

  • 红小豆

    见《本草原始》。即赤小豆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