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熨痔法

熨痔法

外治法之一。《五十二病方》已载有热熨疗痔的方法。即用药物煨热熨痔的方法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:“必效熨痔法,痔头出,或疼痛不堪忍方:取枳实,煻灰中煨之,及热熨病上,尽七枚痛立定,发即熨之,永除也。”今已少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郁焦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螽(zhōng 终)斯丸

    ①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一引王同知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蒸)、当归(酒洗)各四两,茯苓、川芎、赤芍药、枳壳(麸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延胡索(酒炒)、青皮各二两,陈皮、苏木、红花、五灵脂各一两,炒干姜五

  • 气街

    ①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。全身分四气街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胸气有街,腹气有街,头气有街,胫气有街。故气在头者,止之于脑;气在胸者,止之膺与背腧;气在腹者,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;气在胫者,止之于

  • 血清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即利尿穴,见该条。

  • 泄注赤白

    证名。指便下赤白粘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火淫所胜,则温气流行,……泄注赤白。”详见赤白痢条。

  • 绵黄耆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黄芪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桂枝加黄芪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黄芪各二两,生姜三两,大枣十二枚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服后饮热稀粥,以助药力,温复取微汗。治黄汗,两胫自冷,腰以上有汗,腰弛痛,如有物在皮中状,剧则不能食,身疼重,烦躁,

  • 张瑾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敬民,双凤里(今江苏太仓)人。精于医术,善治垂危病人。曾被荐为医师。

  • 十宣散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。即十奇散,见该条。

  • 新编证类图注本草

    见图经衍义本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