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痘疮初起发热三、四日后,应见点而不见点,此因外感风寒,阻于肌表,毒气不能外发所致。其症常伴有头痛,四肢拘急,恶风寒等。治宜解表透毒。用参苏饮,败毒散加减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。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十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治疗胃虚的方法。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;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。
病名。见《坤元是宝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六甲天元运气钤》2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瑞章。江苏武进人。曾跟随名医周慎斋学习,订正《慎柔五书》等医籍。主张治病应当先培固病人的元气,然后攻伐疾病之根,不可以只顾快求功利。
见《闽东本草《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