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肺。《慎斋遗书·虚损》:“虚损一证,或从上而损下,如金衰卫弱而多外感之来,则气伤而肺损。”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一损损于皮毛,皮聚而毛落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损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雷廓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等篇。①指四肢厥冷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少阴病,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手足厥逆,脉微欲绝,……通脉四逆汤主之。”②指胸腹剧痛,而见两足暴冷,烦而不能食,脉大小皆涩的
泛指人体经脉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人经不同,络脉异所别也。”
病证名。亦作玉粒分精。《证治准绳。杂病》:“此证或生于睥,或生于气轮。生于气轮者,金火亢承之证,燥热为重;生于睥者,湿热为重,由土之燥滞。其形圆小而颗坚,色淡黄或白肉色。当辨其所生部份而治之,故曰玉粒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小儿晕卧,动则作呕,吐泡沫粘液,言语不利,或发癫痫等症。由于儿在胎中,孕母恣食油腻煎炒,影响脾肺功能,产生风痰所致。宜用清热凉膈、消风化痰之剂。
离其经常度数之脉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脉有损至(注:损为减,至为进)……至之脉,一呼再至曰平,三至曰离经,四至曰夺精,……何谓损?一呼一至曰离经,二呼一至曰夺精。”此外,孕妇临产时,脉象突然一反常态,
①针灸疗法的一大类。指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体表穴位防治疾病的方法。具有调整营卫气血的作用。②指针刺手法。或称刺法。包括进针、行针、出针过程所运用的各种方法。③眼科手术方法。有锋针法及金针拨障法两种。二者之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