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人面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鼻塞有脓而不闻香臭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风冷客于头脑,即其气不和,令气停滞,搏于津液,脓涕结聚,即鼻不闻香臭,谓之齆。”即鼻齆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痢疾如蛊注,下脓血瘀浊杂物者。又称蛊疰痢、蛊注毒痢、虫疰痢、蛊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注痢候》:“虫注积候,此由岁时寒暑不调,则有湿毒之气伤人,……毒气侵蚀于藏府,如病蛊注之家,痢血杂脓,瘀黑有
见幼科发挥条。
见食物本草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其浚条。
【介绍】:见任元受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少阳胆经,见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刺莓果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