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,深也。指色泽深沉晦浊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冲浊为痹。”张景岳注:“痹病在阴,肉骨受之,故色冲而浊。”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玉局方》。即樟树皮。详该条。
疾病反映在体表色泽的变化。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。病色有善恶之分。不论出现何种颜色,明润含蓄者称为善色,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。若颜色显露而枯槁不泽者称为恶色,亦称夭色,一般表示病情较重,预后不良。
【介绍】:见郑承海条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三月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邪在皮肤表层的痹证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毛刺者,刺浮痹于皮肤也。”
肩解的俗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其臼含纳臑骨上端。其处名肩解,……俗名吞口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颧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