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消痰软坚

消痰软坚

消痰法之一。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。如消瘰丸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坚者软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反唇疔

    病名。指疔之生于唇棱偏里者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五:“反唇疔发唇里棱。”初起形如粟米,色紫坚硬。肿甚麻痒木痛,寒热交作,烦闷作呕,甚则令唇外翻。详唇疔条。

  • 热痿

    痿证之一。指痿证由内热所致者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。多因内热灼阴耗血,筋失濡养所致。症见身热骨蒸,筋骨痿软,不能步履等。治宜滋阴清热,补肝肾,强筋骨等。方用虎潜丸加减。

  • 肢节肿痛

    指四肢关节肿胀疼痛。多因风、寒、湿、热侵袭或瘀阻经络所致。《张氏医通·身体痛》:“肢节肿痛,痛属火,肿属湿,盖为风寒所郁,而发动于经络之中,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。”《丹溪心法·肢节痛》:“如肢节

  • 苏栖真

    【介绍】:见苏澄条。

  • 着噤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初生着噤。简称噤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初生,口里复结聚,生于舌上,如黍粟大,令儿不能取乳,名之曰噤。此由于胎时,热入儿脏,心气偏受热故也。”

  • 辨证论治

    又称辨证施治。是理、法、方、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,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。即通过四诊八纲、脏腑、病因、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、体征进行综合分析,辨别为何种证候,称辨证;在辨证基础上,拟定出治疗

  • 乌牛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谦斋医学讲稿

    书名。秦伯未撰于1964年。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,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、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、气血湿痰治法、种种退热法、温病、肝病、水肿、腹泻、感冒论治等专题。讲述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

  • 季经

    同居经。月经按季来潮,故名。见居经条

  • 泽术糜衔散

    《黄帝内经素问·病能论》方。泽泻、白术各十分,麋衔五分。为末,每服三指撮,食前冲服。治酒风,身热解堕,汗出如浴,恶风少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