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流注

流注

①病名。即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。又名马。见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由于毒邪内侵,当气血虚弱之时,流窜不定,致使肢体深部发病,肌肉组织结块或漫肿、有单发或多发,久而成脓,溃后脓尽可愈,或此愈彼发。由于发病的原因、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,又分为湿痰流注瘀血流注暑湿流注湿毒流注缩脚流注、骼窝流注、锁脚流注、锁脚马、关节流注冷流注等。详见各该条。②指人身气血流动不息,向各处灌注的意思。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篇》云:“……其政谧,其令流注,其动漂泄沃涌,……。”③针灸取穴的一种学派术语,如子午流注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希声

    【生卒】:八至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有《行要备急方》一卷。《外台秘要》记载:元希声为元侍郎(唐宫庭主管医疗等的官员),曾集有《张文仲疗诸风方九首》。

  • 尤氏喉科秘书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尤乘撰。刊于1667年。内容有:喉症总论、咽喉门(7病)、口牙舌颈面腮门(19病)、喉症治法及制药、用药法、喉症验方等。文字简明,切于实用。解放后出版排印本(与《咽喉脉证通论》合刊)。

  • 鼻菌

    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见该条。②鼻道恶性肿瘤。

  • 狗眵眼

    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为风火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
  • 异痘

    病证名。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指痘疮发于特殊部位,如蒙头、抱鼻、锁口、锁项等。详各条。

  • 初生儿阴道出血

    婴儿出生数日后阴道出血,血量不多,仅足点染尿布,类似成人月经,而无其他症状者,一般不须治疗,数日即愈。

  • 张济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医生。精晓经络、针术,所用穴位虽多为古医书所未记载,但治疗效果很好。

  • 角弓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角弓痧,心胸胀极,痧毒内攻,故头项向上,形如角弓反张,是脏腑已坏死症也。然反复试验,又得一治法,胸腹胀闷,自不必言,身难转侧,或手足拘挛,不能屈伸,有时踡缩,有

  • 小儿吐血

    病证名。吐血多因素体阳热偏盛,乳食不当,郁而化热,热乘于血,血热妄行,随气上逆而成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胃中积热,火逼其血而妄行,故从口吐出,宜清其胃火。”用犀角地黄汤合四生散。如突然吐血,面色苍白者,为

  • 胃怯汗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胃虚汗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