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惠眼观证》,已佚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三品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多生于唇、口及手掌指节间,初生一点红黄小皰,痒痛间作,左右肢体麻木,重则寒热交作,头晕眼花,心烦发躁,言语昏愦,此属心经毒火而成。治同疔疮。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
消瘦干燥之意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皮肉宛膲而弱也。”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即木芙蓉叶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文宁。临武(今属湖南)人。崇祯元年(1628)应贡选,授江西定南令,后迁知州。以母老乞归,性嗜古,博览群书,尤好岐黄,缮写《脉诀》、《难经》,为人诊病多效。
相互参照类比。诊法上要从复杂的症状、体征中,相互比较,分析归纳,才能抓住重点,作出正确的判断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以此参伍,决死生之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