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痰证之一。《症因脉治·外感痰症》:“湿痰之症,身发寒热,面目浮肿,恶寒头痛,身痛不能转侧,呕吐恶心,烦满不渴,此外感湿痰之症也。”多因坐卧卑湿之地,或感受雨湿,与体内水液交凝而致。治宜散风除湿为主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八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曾对孟诜《食疗本草》一书的内容进行补充达八十九种。
病名。一作痹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指皮肤、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等症。《医林绳墨·痹》:“久风入中,肌肉不仁,所以为顽痹者也。”参见痹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汇》。为狗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越鞠丸,见该条。
又称十五络脉、十五别络。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,加上任脉络、督脉络和脾之大络,共为十五络。有网络全身,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;在辨证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凡此十五络者,实则必见,虚则必下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疫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