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毛冬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元府。即汗孔。以其细微幽玄不可见,故名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通利……,玄府不通,卫气不得泄越,故外热。”
病证名。见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慎疾刍言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三。指婴幼儿囟门未合,感受风寒而引起的鼻塞。治以葱白捣碎取汁,涂于囟门;或用艾茸炒热,布包敷于囟门,气通即愈。参见鼻风条。
①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项目之一。其内容系指检查医者对一年四时气候因素之变化规律,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和发病关系的一门学问。②指五运六气。五运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的运气;六气指风、热、湿、火、燥、寒六
病证名。见《女科备要》。即经水不止,身发肿满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卷七。即耳衄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宫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