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疳

水疳
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水疡。多因风火湿热相搏,攻冲头目所致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忽然一珠,生于睥眦气轮之间者多,若在风轮,目必破损。有虚实大小之殊,实者小而痛甚,虚者大而痛缓,状如黑豆,亦有横长而圆者,头风人多有此患,清空膏选用。”据诸家记载,本病“与木疳相似,但部分稍异,色亦不同,黑者属水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参见木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姜蜕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养生目录》一卷。

  • 白花箭

    见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肉馄饨草

    出《眼科要览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茶实

    出《续名家方选》。即茶子,详该条。

  • 韦讯

    【介绍】:见韦慈藏条。

  • 血竭内消丸

    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内消退管丸,见该条。

  • 常色

    即正色。详该条。

  • 箭风

    病名。痛风的别称。《张氏医通·痿痹门》:“按痛风一证,灵枢谓之贼风、素问谓之痹,金匮名曰历节,后世更名白虎历节,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,气血凝滞所致。”本病俗名箭风。参见痛风、历节条。

  • 紫燕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蝴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疙瘩瘟

    病名。瘟疫的一种。以遍身红肿发块如瘤为特征。《伤寒温疫条辨》卷一:“疙瘩温,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。”证见遍身流走,病情危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疙瘩瘟,发块如瘤,遍身流走,旦发夕死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