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医家。字养愚。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少习儒,长精医学。嘉靖(1522~1566)年间以医名三吴(今江浙一带),外至闽峤粤海(今闽粤等地)皆崇信之。著有《红炉点雪》8卷。子肖愚、孙祖愚皆能医
即膈证。多因心情抑郁,寒热不调,食饮伤损等所致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二:“人之胸膈,升降出入,无所滞碍,命曰平人。若寒温失节,忧恚不时,饮食乖宜,思虑不已,则阴阳拒隔,胸脘否塞,故名膈气。”一名鬲气。参
病名。即痧证。又称痧气、痧秽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。《痧症要略》:“痧胀者,气之闭也,火之逆也。气为毒壅,火为毒升,故胸膈作胀,头目不清。治痧者,必先开其气、降其火,而后胀可消也。若食阻痧气于上
【生卒】:1276~1350【介绍】:元代学者。字伯原,人称清碧先生。清江(今江西清江)人。博学善文,兼通医学,隐居武夷山。顺帝时召为翰林侍制,兼国史院编修官,以病力辞不就。专心增订敖氏十二舌苔图为三
【生卒】:1885~1955年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名繁棣。山东曲阜人。曾在1934年与肖龙友合办北京国医学院,前后达十五年之久,为培育中医人才做出贡献。他热爱中医事业,曾于1929年被推选为全国医药团
见《喉科指掌》。该书把几种严重的喉科病所出现的不良征象加以汇总,称为“十六绝症。”一直为喉科界所重视,或为家传派奉为秘诀。十六绝症包括:①舌卷囊缩;②油汗如珠;③哑喉呛食;④吐血喉癣;⑤声如锯错;⑥鼻
见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方。即玉泉散第二方,见玉泉散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倒产。详该条。
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,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。如脾阳虚、运化失职,可出现饮食不化,腹胀满,大便溏泄,四肢不温;或痰湿内阻,发生痰饮;或水湿停滞,四肢浮肿等病症。脾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