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流水状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:“痛上漯漯然汗出。”《灵枢·杂病》:“厥胸满面肿,唇漯漯然。”谓唇肿而有涎水流出。②漯水。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。《灵枢·经水》:“手少阳外合于漯水。”
同心气盛。详该条。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,可见烦躁发狂等症。
书名。又名《金匮要略方论今释》、《订正金匮今释》。8卷。陆渊雷撰于1934年。陆氏综合前人注疏,参考日人学说,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,并对某些条文的释义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。但在联系现代西
即阳明府病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详阳明府病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即伤食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HT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阴心经。位于腋窝顶点,腋动脉搏动处。举臂开腋取穴。布有尺神经,正中神经,臂内侧皮神经;外侧为腋动脉。主治心痛,目黄,胸胁痛,腋下肿,肩臂不举等。直刺0.5~
书名。作者佚名。约为公元279年前著作。一卷,为道家书,其中有丹法及房中健身等内容。
病名。痛同消。即三消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。详三消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刘继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