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柔痉

柔痉

病名。痉病的一种。与刚痉相对而言。一作柔痓。症见身热汗出,颈项强急头摇口噤,手足抽搐,甚则角弓反张,脉沉迟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汗出,而不恶寒,名曰柔痓。”(一作柔痉)。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上:“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,则当恶寒,今不恶寒者,风邪变热,外伤筋脉为痉病也。”治用栝蒌桂枝汤加减。亦有因暑热湿热所致者。《医醇賸义·暑湿热》:“柔痉者,身体重着,肢节拘挛,有汗而热。暑热为天之气,其来甚速,其去亦甚速。体重筋挛,乃热邪为湿所留,故有汗而热不退也,白术苡仁汤主之。”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何颖考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曾条。

  • 青榄膏

    《不知医必要》卷二方。又名青果膏。青橄榄十斤。入石臼内捣烂,煎熬成膏,加白矾末八钱搅匀,每服一小酒盅,早、晚各一次,滚水送下。治癫痫。

  • 大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5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别名髓孔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面部,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,闭口鼓气时,即出现沟形凹陷的下端处。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,前方有面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齿痛,颊肿,牙关紧

  • 徐恩恭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苏敬条。

  • 蛾子

    病名。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一集:“蛾子生在喉窝内。”即乳蛾之俗称。详乳蛾条。

  • 大推天河水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见天河条。

  • 清上止消丹

    《辨证录》卷六方。麦门冬二两,天门冬、金银花各一两,人参三钱,生地黄、茯苓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消渴,气喘痰嗽,面红虚浮,口舌腐烂,咽喉肿痛,得水则解,每日饮水约一斗,属肺消者。

  • 阴独八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八风穴。见该条。

  • 肾善

    五善之一。口和不渴,小便清长者为肾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
  • 香顿·秀保多吉赤俄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藏医学家。约生活于十一世纪。专攻“八支”理论。著有《医学通史》、《释难解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