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谈金章《诚书痘疮》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苏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土宿本草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暴马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10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太阳、少阳之会。位于颞骨乳突后上方,当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上1/3与中1/3交点处;或于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处取穴。布有枕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即寻骨风,详该条。
受湿邪所伤而发病。分外感湿邪、湿浊内阻肠胃。参湿气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万寿菊之大者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漏睛脓出睑眥间,或流浓汁或清涎,目无翳障不疼痛,风热攻冲心火炎。”即漏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:“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,二十五日不泻死……。”又《疡医准绳》卷三:“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?曰此名勇疽。亦名脑发疽、太阳疽。属足阳明胃经。状如伏鼠,寒热并作,面目浮肿。宜活命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