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从体表形态探讨本脏腑的情况,故名。主要论述人体五脏六腑在性质、形态和位置方面存在的差异说明其对健康的影响。同时又指出五脏配合六腑、外与体表皮毛等名有相应的关系。
①指粳米、小豆、麦、大豆、黄黍等五种谷类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谷为养。”②指杭(或作梗,俗作粳)米、麻、大豆、麦、黄黍(见《灵枢·五味》)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针灸医家。扁鹊的弟子。据《韩诗外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说苑》等古书记载,虢国太子患尸蹶症,处于假死的休克状态。经扁鹊诊治,教其徒弟子明、子同、子阳、子容用厉针砭石,子豹用熨法,子游用按摩法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证目先赤痛多泪,后睑渐肿硬,如复一酒杯于眶上者。”即肿胀如杯。详该条。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家传幼科发挥秘方》、《幼科发挥大全》。2卷。明·万全撰。约刊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按照五脏主病的系统分别论述了多种儿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。有不少个人独到的见解,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
【介绍】:见朱颜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针灸治疗时患者身体应采取的姿势。通常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种。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式(适用于头面、颈前和胸部),伏案式(适用于头顶、后项和背部)和侧靠式(适用于耳侧、口颊和耳部);卧位又可分为仰卧(除下肢后侧
①即脾,脾为土脏。②推拿穴位名。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即脾经。详该条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脾经有病食不进,推动脾土效必应。”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大拇指属脾土,脾气通于口,络联于大指,通背右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