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协助按摩博士的教学活动,官阶为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、按摩博士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黄帝针经音义》1卷,佚。
水泻的古称。又称注泄、泄注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因泄下如水注之状,故名。详水泻条。
病名。见清·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。指妊娠期乳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白木耳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会条。
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。《千金翼方·妇人》:“有伏虫胪胀肿。”
从怀孕六月至分娩阶段的幼体,为胎儿,亦名胎婴。《慈幼论》:“儿之在胎,与母同体,得热俱热,得寒俱寒,病则俱病,安则俱安。”《幼幼集成》:“胎成之后,阳精之凝,尤仗阴气护养,故胎婴在腹,与母同呼吸。”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