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曩(nǎng)痢

曩(nǎng)痢

病名。八痢之一。又名瀼痢。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。其特征为小腹胀痛,赤白胨下等。治宜散寒止痢。用芍药汤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陶氏伤寒全书

    见伤寒六书条。

  • 回气捷法

    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。《育婴秘诀》:“儿才生下即气绝,不啼哭,俗名闷脐生,即生也。必是难产,或冒寒所致。必以棉絮包裹,抱怀中,不可断脐带…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,使暖气由脐入腹,须臾气回,啼哭如常。方

  • 口甜

    症名。口中自觉有甜味。多属脾胃湿热。可见于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为之行其精气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此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……转为消

  • 喜中

    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喜则气缓。因暴喜伤阳,心神涣散,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
  • 往复

    前进为往,后退为复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故气有往复。”气旺则前进,气衰则后退。

  • 维会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脐中。见该条。

  • 沙谷牛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鸡卵黄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鸡子黄,详该条。

  • 暗痧

    痧证之一。①《痧胀玉衡·暗痧》:“心中闷闷不已,欲食不食,行坐如常,即饮温热,不见凶处,更无心腹腰背疼痛之苦,但渐渐憔悴,日甚一日,若不知治,亦成大害,此痧之慢而轻者也,放之即愈。亦有头痛发热,心中作

  • 滑精

    病证名。遗精的一种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不因梦而精自出者,谓之滑精。”又称精滑。甚者见情思色而精液自出,称为漏精。多因色欲所伤,肾元亏损,精关不固所致。治宜温补肾元,固涩精关。方用右归丸、参苓菟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