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水胡满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芜荑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僧人,亦称释智斌。撰《解寒食散方》2卷,已佚。
即阴茎头。因其状似乌龟的头,故名。
见足髓孔条。
见《原机启微》卷下。即龙胆饮子,见该条。
谓足太阳经筋的分枝,统管眼之上部。隋·杨上善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卷十三:“足大(太)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……其支者,为目上纲。”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脉搏节律不匀、散乱无章、时快时慢之象,可见于气血严重消耗,病情危笃之候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(脉)乍疏乍数曰死。”
病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又有一种蛔虫瘤,生于胁下。”据文献记载:日久瘤体破溃,有“蛔虫”自出。宜大补元气,服人参养荣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