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瑞竹堂经验方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睥急紧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天蛇头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胡须多而长。《灵枢·五音五味》:“通髯极须者,少阳多血。”
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流注疬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气素虚,或病后过服寒冷,或饮食不节,劳伤脾胃所致的泄泻。《症因脉治·脾虚泄泻》:“脾虚泻之症,身弱怯冷,面色痿黄,手足皆冷,四肢倦怠,不思饮食,时时泻薄。”脉多微弱,或迟缓。治宜健脾温运。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翳风与翳明两穴连线之中点处。主治失眠,偏头痛,精神分裂症等。直刺1~1.5寸。
见《本草崇原》。即虻虫,详该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玄参、羚羊角、马勃、麦门冬、石膏、知母、生地黄、犀角、甘草、竹叶、粳米。水煎服。治疫喉毒壅阳明,咽喉腐烂,壮热痧艳,口渴面赤,舌绛少津,神烦自汗,脉洪。